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企业和机构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,如手工记录、Excel 表格管理等,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,而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、资产丢失或闲置等问题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射频识别)技术逐渐成为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。
(一)硬件设备
1、RFID 电子标签: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型和使用环境,选择不同材质和规格的 RFID 电子标签。例如,对于金属材质的资产,采用抗金属电子标签,以确保标签信号的稳定传输;对于普通纸质资产或小型设备,可使用标准的不干胶标签。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 ID 号,可存储资产名称、规格型号、购置时间、使用部门等详细信息。
2、RFID 读写器:分为固定式读写器和手持式读写器。固定式读写器安装在资产出入口、仓库门口等关键位置,用于自动识别经过该区域的资产标签信息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系统。手持式读写器则由工作人员在资产盘点、现场巡检等场景中使用,方便灵活地读取资产标签信息,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操作。
3、RFID 门禁系统:在资产存放区域的出入口安装 RFID 门禁系统,该设备内置rfid读写器与天线。当带有 RFID 标签的资产经过门禁时,门禁系统的读写器快速识别标签信息,并将其与系统中预先设定的授权资产列表进行比对。若资产被授权通行,门禁自动识别出库记录,不会发出警报提示;若资产未被授权出库,门禁则发出声光报警提示,并立即向管理系统发送警报信息,有效阻止未经授权的资产转移。

(二)软件系统
1、资产信息管理模块:负责录入、存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,包括资产编号、名称、类别、规格型号、购置日期、供应商、使用部门、责任人等。同时,支持对资产信息的修改、查询、导出等操作,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2、资产入库模块:当新购置的资产到货后,工作人员使用 RFID 手持机读取资产标签信息,系统自动将资产信息与采电子标签进行绑定,资产正式入库,并在系统中更新资产状态为 “已入库”,同时生成入库记录。
3、资产领用与归还模块:员工需要领用资产时,在系统中提交领用申请,经审批通过后,工作人员使用手持式读写器读取资产标签信息,将资产状态更新为 “已领用”,并记录领用人员、领用时间等信息。当资产归还时,同样通过读写器读取标签,系统将资产状态恢复为 “已入库”,并记录归还时间。
4、资产调拨模块:当资产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调拨时,在系统中发起调拨申请,填写调拨的资产信息、调出部门、调入部门等内容。审批通过后,系统自动更新资产的使用部门信息,并记录调拨时间和相关操作记录。
5、资产盘点模块: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时,工作人员使用手持式读写器对资产进行扫描。读写器自动读取资产标签信息,并与系统中的资产台账进行比对。盘点完成后,系统自动生成盘点报告,显示盘点结果,包括资产数量、实际盘点数量、差异资产明细等。对于盘盈或盘亏的资产,系统支持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,确保账实相符。
6、资产维修与报废模块:当资产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,在系统中提交维修申请,记录故障现象、报修时间等信息。维修完成后,工作人员更新资产的维修记录和状态。对于达到报废年限或无法修复的资产,在系统中提交报废申请,经审批后,将资产从系统中删除,并记录报废处理情况。
7、报表统计模块: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,如资产清单报表、资产变动报表、盘点报表等。这些报表以直观的图表和数据形式展示,为企业和机构的财务管理、决策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持。
8、系统管理模块:负责系统的用户管理、权限管理、系统参数设置等基础管理功能。通过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和权限,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。
当需要查找某个特定资产时,只需打开资产管理APP输入资产的名称、型号或序列号等关键信息,然后点击查找,手持机接收到查找指令,工作人员拿着手持机在办公区域扫描即可,手持机会通过滴滴声与雷达图指引找到目标资产,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资产所在位置。
(五)资产防盗功能
非法移动警报:通过在关键位置安装RFID门禁系统,就可以实时监测资产的移动情况。当资产标签进入门禁的识别范围时,门禁读写器会实时采集标签信号,并将其传输给系统。一旦发现未经授权的资产移动行为,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,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,同时记录资产的离开时间、位置等详细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