档案管理为什么选择RFID技术
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,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(交变磁场或电磁场)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。在档案文件管理中,通过将RFID电子标签与档案盒或文件袋进行绑定,通过天线和读写器将信号传递到系统当中,形成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工作。RFID技术在档案文件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上具有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。
1)非接触式数据采集。无需打开档案盒,粘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档案盒在阅读器前经过,就可以采集到档案的信息。
2)快速扫描,且一次性数据处理量大。RFID阅读器可以同时采集上百个标签,这比传统条码扫描方式要快超过100倍。
3)体积小、形状多样。电子标签基本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,用于档案管理适应性强
4)安全性高。电子标签的数据存取具有加密机制,无法伪造和非法篡改信息。
5)可重复使用。 RFID标签可以重复擦写存储的数据,方便档案信息更新,而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。
6)数据的记忆容量大。和传统的条形码、磁卡等数据存储介质相比,电子标签存储信息量大,使用寿命长,可重复使用。
7)电子标签具有EAS防盗功能,配合RFID通道门禁使用,可以很好的防止档案丢失,实现非法取走报警功能。
RFID电子标签如何选型
在档案文件管理中,通常是需要识别一个柜子或密集架上有多少份档案,或者要精确到每一层有多少份,档案袋的厚度基本是不一致的,有一些档案纸张少的情况下就非常薄,可能厚度只有1-2MM,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选择堆积性能好的标签,普通标签两个标签临近的时候性能会变的很差,是由于标签天线之间产生的耦合,使标签频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RFID电子标签推荐
1、RFID档案标签
BRT-48档案标签是我公司为解决无源电子标签密集读取场景而设计的产品。该电子标签具有识别率高、标签密集堆叠时性能优于单标签性能,优异的抗磁条干扰的特点。尤其适用于档案管理、试卷跟踪与管理、图书管理等场合使用。
性能特点 |
|
工作频率: |
860 - 960 MHz |
芯片 |
MonzaR6-P |
芯片协议: |
EPC Class-1 Gen2 |
读写协议: |
ISO 18000-6C, EPC global C1Gen2 |
功能: |
读/写 |
芯片特性 |
|
EPC |
128Bits |
芯片内存 |
32 User Bits |
TID: |
48bits |
访问密码: |
32 bits |
杀死密码: |
32 bits |
抗干扰性: |
强 |
数据存数时间: |
10 年 |
可擦写次数: |
10,000 次 |
物理特性 |
|
物理尺寸 (宽x长x高): |
90mm x 7mm x 0.4mm |
材料 |
蚀刻铝+PET |
颜色 |
透明 |
重量 |
0.04g |
安装方式 |
3M 背胶 |
使用环境 |
|
防护等级 |
IP65 |
工作温度: |
-30ºC to +70ºC |
适用场合: |
档案管理、试卷管理、图书管理等 |
2、RFID层架标签
BRT-30CJ 层架标签是专门为档案馆、图书馆等应用环境设计的一款标签,具有阅读距离远,灵敏度高,方便安装的特点,尤其适合各种金属架体环境,密集架的每一层粘贴一个RFID层架标签,作为档案位置管理的最小单元。可方便地应用于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固定资产、仓储管理和盘点等场合。
性能特点 |
|
工作频率: |
860 - 960 MHz |
读写灵敏度 |
-15dBm |
芯片 |
Monza 4QT |
读写协议: |
ISO 18000-6C, EPC global C1Gen2 |
功能: |
读/写 |
芯片特性 |
|
芯片类型 |
选用Monza 4QT芯片 |
EPC |
128-EPC |
芯片内存 |
512bits |
TID: |
48bits |
访问密码: |
32bits |
杀死密码: |
32bits |
数据存数时间: |
10 年 |
可擦写次数: |
100,000次 |
物理特性 |
|
物理尺寸 (宽x长x高): |
85x22x5mm |
外壳材料 |
ABS |
颜色 |
黑色 |
重量 |
6g |
安装方式 |
背胶 |
使用环境 |
|
防护等级 |
IP65 |
工作温度: |
-20ºC to +85ºC |
适用场合: |
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固定资产、仓储管理和盘点等 |